本文来自中生代技术群talk show“深入浅出理解MongoDB的设计与实现”总结稿。MongoDB是NoSQL的一种,它是面向文档存储。但是为什么使用MongoDB呢?
以MongoDB为代表的NoSQL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有何不同呢?本文精彩不容错过。
MongoDB是NoSQL的一种,它是面向文档存储。为什么使用MongoDB?这要先从大数据说起,其中一个经典问题就是从互联网上抓数据。从互联网上我们能抓取大量的数据,那么就面临着存储,更新,查找,错误处理等问题。概括而言就是:
1. how to save, update and find? 2. how to deal with failure? 3. how to deal with large data? 1. how to save, update and find
1) save
首先是如何保存从互联网上抓取的大量数据。这涉及到数据的存储格式:JSON。它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,建构于“名称/值”对的集合,简单易读,数据体积小,速度快。
MongoDB的数据存储在document中,它是类似JSON的数据结构,由“名称/值”对组成。也就是说,数据块用JSON形式保存下来叫document。而很多document合在一起叫做collection,它类似于MySQL里的table。用JSON的名称/值对,到document,再到collection,大量的数据就保存了下来。
2) update
从互联网上抓取的数据,会包含很多属性,比如url, time, author, title, content。而当我们把数据保存完后,如何添加新的属性?比如我们抓取了url, content,然后存储,后来发现还要抓取title并保存。如果之前一块块的数据连续存储完了,这时候就会发现没有空间来添加这个新的属性。一个直接的想法是把要update的原有数据块从原来位置删除,加上新的属性后再添加到后面。
但是这种做法在mongoDB中也有问题:在添加数据的过程中,因为数据从原来的位置上移走,留有了空位,就会产生碎片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预留空间。在存完一个数据块之后,留一块空间(padding),这样再加新的属性的时候,直接加在padding里,不用把这个数据块移动。Padding的大小是一个tradeoff,如果太少,起不到效果,而如果太大则浪费空间。
那么如何设计padding的大小呢?一种做法是预留document的10%空间,这样document越大padding越大。此外,数据块移动一次,这个百分比就上涨一次,比如从10%变为15%,再移动一次,则变为20%。这种方法类似于TCP/IP中的连接重试算法。
(详见链接:https://technet.microsoft.com/zh-cn/library/ms365783(v=sql.105).aspx)
在mongoDB中,documenet在disk上存的大小一般在32k以内。那么在设计padding的时候,选择凑成比它大的最小2的指数,比如documnet本身28k,那么要申请一个32k的空间(padding为4k)。这样数据块一直是2的指数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如果此数据块被移走了,留下一个完整的2的指数的空间(比如32k),那么新的数据块(比如10k的数据)可以直接填进去。disk被切成规则的长度,极大地减少碎片。而且,2的指数作为寻址空间时,移动指针可用位操作,更快速。MMAPv1(mongoDB使用的一种存储引擎)中空间分配使用的就是此策略。
上面讨论的是添加新的属性,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就是更新数据本身,比如把id从123改成1234。如果在JSON中,我们还要移动数据,因为原来是3个字符现在变成了4个 。有个方法就是把id存为int类型, 这样123和1234都是32 bits范围内的,可以直接改数据。这种存数据的形式为BSON。BSON用在mongoDB中,是基于JSON格式的数据存储格式。BSON好处之一就是加入了数据类型。
3) find
除了保存,更新,还有一个重要操作是find。首先讨论一下基本的find:scan。Scan是我们熟知的遍历,也就是一个个扫数据。比如要寻找某个url,我们一个个数据块,一个个数据查找。但是如果直接遍历,效率低,因为我们扫了很多无用的信息,比如content。为了跳过不需要扫描的东西,我们可以存储数据的长度length,那么我们通过length就能算出下一个url的位置,这样就能只扫描url,略过content等无用的信息。这就是BSON的第二个好处,也是对JSON的一大改进:它将JSON的每一个元素的长度存在元素的头部,这样只需读取到元素长度就能直接找到指定的点上进行读取。
如何让查找更快呢?MongoDB提供多种索引类型,比如B tree。B tree类似于二叉树,不过可以有多个分支,而不是只有两个。这样能够减少树的深度,也减少了磁盘I/O读写。
对于数据,我们有了比较好的方法,但是还要考虑disk gap。我们希望数据在disk上存的比较连续。为此,可以在disk里申请固定空间。那么申请多少呢?这里可以使用Double算法。具体就是先申请一个较小空间,如果不够用,那么申请一个双倍的空间,依次继续。比如说先申请64MB的空间,不够的话,再申请128MB的空间,再不够,再申请256MB的空间,直到2G停止。
2. how to deal with failure
云计算,”error is normal”,因为基数大。大量的数据下,即使每块数据失败的几率很小,总的来看,失败还是平常事。而MongoDB可能会面临的失败包括diskful,power off,disk failure等。这里我们主要讨论disk failure。
在讨论failure前,先回到数据的存储。我们除了有disk,还有memory。Memory的读取比disk要快。
1) How to deal with the disk failure?
比如一个数据A=3同时存在disk和memory里,我们想把A改为5。我们需要同时修改disk和memory里的数据。但是这样很慢,因为我们涉及到对disk的读写。
解决方法:把memory里A改写成5就认为可以了。
新问题:如果此时机器崩溃,A写成的5就没有了。
解决方法:写log/journal来处理,把log存到disk里。
虽然log也要写到disk里,但是把log写入disk要比把数据存入disk随机的位置快,这是因为log是sequence写的,而如果是在disk里写数据,指针要不断移动到新的位置,时间要多很多。还有一个tricky的方法:使用两块disk,一个写数据,一个写log。
这时候我们遇到另一个问题:如何写log?log有两种:behavior log和binary log。举例说,比如要把A=3改成A=5。behavior log写法就是记录所有信息:time, update, A, 3, 5。而binary log写法相对简单,记录位置和更新后的数据。而在MongoDB里使用第一种写法,具体原因,接下来会解释。
前面我们提过,机器随时可能崩溃,为了保证数据的读取,我们需要备份。这样如果一个机器坏了,还可以使用备份。但是新的问题产生了,如何解决数据的同步?
2) how to sync the primary and the secondary?
想要同步primary(简称P)机器里的数据和secondary(简称S)机器里的数据,P需要把log传给S,S依据log来更改数据。这也是MongoDB用behavior log的原因,因为在binary log中,address是local的,那么P中的log的地址是P里的,即使是传给S,S还是无法找到数据。
3. how to deal large data
1) how to save 100 TB of documents?
当今主流的计算机硬件比较便宜而且可以扩展,因此对于海量的数据,可以把数据(比如100 TB) 存在不同的机器上,形成一个cluster。
在MongoDB中,使用sharding(分片)机制来在不同机器上存储资料。每个shard(碎片)都是一个独立的资料库,很多个shards可以组成一个资料库。比如一个1 TB的collection可以分 成4个shard,每个shard存256 GB。如果分成40个shard,那么每个shard只需管理25 GB的资料。
2) how to save document of 100TB?
如果一个document就有100 TB,那么要如何存储呢?我们可以把100 TB分成小的数据块。拆成255k每块。为什么不用256k呢?这是因为我们要存metadata,如果用256k,那么就没有空间存metadata。
从前面的这些介绍可以看出,每种数据结构或者技术都有它产生的原因。就像MongoDB的产生,就是因为现今的数据量越来越大,传统的SQL在处理海量数据时有它的局限性。为了应对各种新的问题,MongoDB才逐渐发展壮大。
中生代技术群微信公众号
本文来自 Shaoke Xu